邓秀新院士谈水果一二三产业融合 与来自广西、江西、湖南等地的“头雁”学员进行现场交流
(通讯员:陈璇 王景伟;摄影:王琳媛)4月9日上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现代农业(柑橘)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在教育培训学院6号会议室进行“促进柑橘一二三产业融合”专题讲座。来自广西、江西、湖南等地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学员参加学习,并与邓秀新院士现场交流探讨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秀新
“三产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,运输、销售、电商、品牌建设等服务都属于三产。”邓秀新院士首先介绍了一二三产业在果业产业中的具体划分,他指出,一二三产业融合也可以理解为延伸产业链,从而提升果实的价值链。他以美国鲜食脐橙果实和赣南脐橙的增值过程为例,介绍了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性,并讲解了产业从资源挣钱、技术挣钱、资本挣钱、文化挣钱的发展过程,呼吁大家要正确理解一二三产业融合。
邓秀新院士介绍了5个柑橘产业案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,科普了推动我国果业发展十项新技术。他提出水果产业发展“一二三”原则,要努力发现“唯一”的资源要素,宏观布局要考虑适宜和适度“二适”,发展农业产业思想要做到“三个转变”,选准产业要遵循“三个可行”,产业要做大要注重“三个家”的结合。
邓秀新院士用实际案例介绍了我国水果产业也存在产业定位不准、产后成为短板、变废为宝搞加工影响产品质量提升、不分物性一味搞深加工、只谈技术可行性忽视经济可行性、过分依赖品种忽视栽培技术等理念的偏差。他对水果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4点建议:一是要制定好战略发展规划,二是要重视产后、销售和品牌建设,三是要重视品种研究与开发,四是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科技投入。
交流环节,学员们积极举手与院士交流,邓秀新院士就果园产业的品牌建设与推广、数字化赋能果园产业的实际价值、果园产业政策等方面解答了学员的疑惑。来自广西的“头雁”学员冯艳谈到,“邓秀新院士的报告兼具学术性与可实践性,听完邓秀新院士的报告,获益匪浅,对柑橘产业有了新的思考!会把柑橘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回广西!”
(华中农业大学供稿)